寻医问药 
当前位置:主页 > 寻医问药 >

莫博替尼的耐药机制及后续治疗

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25-07-02  【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

莫博替尼作为EGFR ex20ins NSCLC的首个靶向药物,虽显著改善患者生存期,但耐药问题仍是临床挑战。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PFS)约7.3个月,耐药后需根据耐药机制选择后续治疗方案。

  耐药机制分类与实验数据

莫博替尼的耐药机制及后续治疗

  靶点依赖性耐药

  10%-20%的患者在耐药后出现EGFR拷贝数增加,可能与旁路信号通路激活相关。

  C797S突变是最常见的获得性耐药机制,发生率约30%。体外实验显示,C797S突变导致莫博替尼与EGFR的结合亲和力下降90%。

  G724S复合突变发生率约15%,进一步降低药物敏感性。

  EGFR二次突变

  EGFR扩增

  旁路信号通路激活

  10%的患者出现HER2扩增,HER2靶向药物(如曲妥珠单抗)可能有效。

  15%的患者在耐药后出现MET基因扩增,导致PI3K-AKT通路持续激活。体外实验显示,MET抑制剂(如卡马替尼)联合莫博替尼可恢复部分敏感性。

  MET扩增

  HER2扩增

  组织学转化

  5%的患者在耐药后转化为小细胞肺癌(SCLC),需重新活检确认病理类型,并采用SCLC一线治疗方案(如依托泊苷+卡铂)。

  后续治疗选择与实验依据

  靶向药物序贯治疗

  埃万妥单抗(Amivantamab)联合拉泽替尼治疗EGFR ex20ins耐药患者的ORR为36%,中位PFS为8.3个月。

  对于C797S突变患者,奥希替尼联合西妥昔单抗的ORR达40%,中位PFS为6.8个月。

  第三代EGFR-TKI

  双特异性抗体

  联合治疗策略

  雷莫芦单抗联合莫博替尼的II期研究显示,ORR为30%,中位PFS为7.6个月。

  莫博替尼联合培美曲塞的Ib期研究显示,ORR提升至44%,中位PFS为9.2个月。

  化疗联合靶向药物

 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

  免疫治疗探索

  对于PD-L1高表达(TPS≥50%)且TMB≥10 mut/Mb的患者,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的ORR为25%,中位PFS为3.2个月。然而,EGFR ex20ins突变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响应率普遍较低,需谨慎选择。

  新型药物研发

  国内自主研发的EGFR/HER2双靶点抑制剂,I期研究显示,ORR为40%,中位PFS为8.5个月。

  针对EGFR ex20ins的新型口服TKI,I/II期研究显示,ORR为38%,中位PFS为10个月,且对C797S突变患者有效。

  CLN-081

  DZD9008

  耐药后治疗决策流程

  重新活检与基因检测

  对耐药患者进行组织或液体活检,明确耐药机制(如EGFR二次突变、MET扩增等)。

  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

  根据耐药机制和患者体能状态(ECOG评分)选择后续治疗。例如,C797S突变患者优先选择第三代EGFR-TKI联合治疗;MET扩增患者可考虑MET抑制剂联合化疗。

  支持治疗与症状管理

  耐药后患者常伴随疾病进展相关症状(如疼痛、呼吸困难),需加强姑息治疗和症状控制。

  莫博替尼耐药机制复杂,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耐药原因,并选择个体化后续治疗方案。随着新型药物(如CLN-081、DZD9008)的研发,EGFR ex20ins耐药患者的治疗选择将进一步丰富。

莫博替尼的耐药机制及后续治疗

 

印度肿瘤药房(India Pharmacy)是印度新德里肿瘤药房信息咨询服务平台,旨在为患者提供各类进口原研 进口仿制 最新研制等医药信息咨询 跨境医药电商直邮服务,让患者轻松获取全球最佳药品有更多选择,基本涵盖新特药 抗癌药 靶向药 丙肝 乙肝 高血压 糖尿病 痛风 等药品,欢迎咨询!官方微信 Yindu76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