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他药品 
当前位置:主页 > 寻医问药 > 其他药品 >

芦卡帕尼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的副作用详解

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24-04-02  【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

芦卡帕尼(别名:Bdparibrucaparib)是一种聚腺苷二磷酸-核糖聚合酶(PARP)抑制剂,主要用于治疗具有BRCA基因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。本文将详细探讨芦卡帕尼的副作用,以及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。

芦卡帕尼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的副作用详解

副作用概述

芦卡帕尼的副作用可以分为常见副作用和严重副作用两大类。根据临床试验数据,超过20%的患者可能会经历以下常见副作用:

  • 恶心
  • 疲劳(包括无力)
  • 呕吐
  • 贫血
  • 腹痛
  • 味觉障碍
  • 便秘
  • 食欲减退
  • 腹泻
  • 血小板减少
  • 呼吸困难

此外,实验室检测中发现的最常见异常(超过35%的患者)包括:

  • 肌酐增加
  • ALT增加
  • AST增加
  • 血红蛋白减低
  • 淋巴细胞减低
  • 胆固醇增加
  • 血小板减低
  • 嗜中性计数绝对值减低

严重副作用分析

芦卡帕尼的严重副作用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/急性髓性白血病(MDS/AML)。在接受芦卡帕尼治疗的患者中,有报道显示少数患者出现了MDS/AML,其中包括致命案例。

剂量调整建议

在出现不良反应时,医生可能会建议暂停治疗或调整剂量。剂量调整的具体建议如下:

  • 如果患者出现1级或以上的不良反应,应考虑暂停治疗,直至症状缓解至0级或1级。
  • 如果患者出现3级或以上的不良反应,应减少剂量至400 mg,每天两次。
  • 如果患者在剂量减少后仍然无法耐受,应进一步减少剂量至200 mg,每天两次。

使用建议

在使用芦卡帕尼期间,患者应遵循以下建议:

  • 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,监测可能的血液学毒性。
  • 在怀孕期间避免使用芦卡帕尼,因为它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。
  • 在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方法。
  •